-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 智能化专题 >

中国制造业加速“鼎新革故”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bainianzhiye 时间:2022-01-02
导读: “十三五”以来,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80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等作出详细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余家;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80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并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快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制造业发展面临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挑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突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说。

 

  王卫明表示,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制造,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途径。

 

  明确四项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围绕构建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体系,《规划》明确了4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系统创新。攻克基础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4类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跨企业信息交互和协同优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仿真优化4类系统集成技术。

 

  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如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如大力发展基础零部件和智能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融合有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四是夯实基础支撑。如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持续优化标准的顶层设计,加快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积极开展标准国际合作。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规划》列出了到2025年需要完成的具体目标任务。

 

  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看来,《规划》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旨在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只是手段、工具。即使再先进的智能,也需要融入制造实体才能发挥效能,否则智能只会是空中楼阁。当然,若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强力支撑,制造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很难大幅提升。”李培根说,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落脚在制造上,而制造又要基于先进的工艺和装备。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传统制造业更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为此,《规划》结合各行业的特点与差异,对传统产业如何推进智能制造进行了部署。这些,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bainianzhiye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印包商情网 郑州百年智业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31754号 服务热线:0371-57139809
手机:13937188782 电子邮箱:bnzy888@163.com 技术支持神德数码
印包商情
微信扫码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