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林印务怎么玩转精细化管理
2017年,印刷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分化”。随着印刷市场增长速度的放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凸显。产能过剩和环保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挤压了中小印刷企业的发展空间,如何转型成为摆在每个中小印刷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有这样一家企业,规模不大,几千万的产值,不到100名的员工,每年却总能引得几十批,甚至上百批的企业参观,一次的访问量甚至可以达到400人,超过了企业员工数量的好几倍。这家企业就是上海小林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林印务”)。通过精益生产独辟蹊径,小林印务已经成为中小印刷企业精细化运营的典范。
稳步发展
重质量不重速度
小林印务成立于1996年,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公司创始人余国强以承接国外订单起家,一人兼顾销售员与质量监督双重身份。公司创立之初,并未设立自己的印制中心,所有的业务都靠外发解决。然而这些外发的订单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于是,余国强萌生了自己开印刷厂的念头。
1997年,小林印务引进了公司第一台单色机,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的设备从单色机升级到多色机,从单台印刷机,升级到多台印刷机。公司的厂房,也从成立之初的10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5000平方米,员工数量也增加到了现在的80多名。
现在回过头来看,小林印务的成长速度在行业中并不很快,但非常扎实。到现在为止,小林印务没有负债,财务状况良好,连现在的厂房都是在市场最低点时买下的。企业收益,大部分用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改善生产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待遇等方面,而不是盲目引进设备进行生产再扩大。
当前,小林印务把公司的法务放在第一位。截至2015年,其已经通过了GMI Target认证、Disney认证、G7、LOWES认证、沃尔玛认证、FSC认证等。而在几年前环保浪潮刚刚开始的时候,小林印务又主动申请了绿色印刷认证。余国强一直强调,他反对为了认证而认证,而是通过主动认证,借助认证规范管理。
小林印务拥有一套自主开发的ERP系统,这套ERP系统成为推动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核心
管理细节
务求精益求精
小林印务以精细化管理而闻名,而这背后,实际上是余国强对于精益管理理念的深入认知。小林印务拥有一套自主开发的ERP系统,这套ERP系统则成为推动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核心。据余国强介绍,小林印务很早就开始在智能化方向布局,企业仅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就开始利用ERP来管理。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开电脑,接受电脑的任务安排。每天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一目了然,这样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目前,小林印务的采购、库存、生产计划、印刷计划、后道计划,都用ERP统筹起来。而小林印务的客户也可以通过这套ERP系统,实时了解自己产品所处于的生产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一套智能化的管理中枢外,小林印务也擅长在细节上做文章。对于很多印刷企业来说,印刷过程的控制和标准化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在小林印务这里,变得极为简化易用。比如说,印刷需要水墨平衡,水和墨如何平衡?这涉及到润版液硬度、pH值、导电率等因素,这些因素如果控制不好,会影响印刷质量。但是这些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都在动态变化之中,需要不断地测量以确定这些参数处于合理的区间。于是,小林印务对印刷机进行了改造,可以将润版液的温度、pH值、导电率等实时测量出来,并可以通过大屏幕进行反馈。不仅如此,由于考虑到操作人员不容易注意到屏幕的变化和车间噪声较高的影响,公司还特别设计了一款报警装置。比如说,pH值设定在4.8~7是合适范围,如果低于4.8或者高于7,就会报警,这样就可以马上停机确定问题所在,真正做到了管理上的可视化。
印刷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色彩一致性。对于一家专业印刷吊牌的厂商,这一点更为重要。在实践中,小林印务经常会遇到生产同一种吊牌,但前后订单色彩不一致的情况。而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标准光源和标准的屏幕,由于衰减的问题,也会让印刷机长对色彩的判断产生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林印务选择了最好的电脑屏幕进行色彩管理,价格达到原来屏幕的10倍甚至更高,但由于每天能够自动校正,这样就可以将色彩上的差异降至最低。正是因为在印刷质量上的一丝不苟,小林印务在获得了客户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同行的尊重。
除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小林印务在员工管理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如员工年度综合考核表细则、印前设计工作职责、数据转换工作要点、生产计划安排流程图、采购和财务支付控制程序、采购作业流程图、品质管理工作标准……细化所有能细化的,让所有的规则和制度明晰可见,小林印务甚至把前台人员的工作守则、员工招聘流程图、离职流程图都贴了出来。
正是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上的不断的精益求精,小林印务积累了众多精细化运营的实战案例。而将ERP系统与生产相结合的数字化改造,也让小林印务拥有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除了可监测到温湿度、pH值等印刷过程的基础参数外,还能通过计算得出设备的使用效率、生产效率以及员工的工作效率。而随着这些数据的不断积累,小林印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可以说,小林印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已经拥有了很多规模型企业所不具备的数据分析能力,这为以后小林印务走向工业4.0,实现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余国强曾戏称,自己的工厂是永不上锁的工厂,那是因为他的工厂一直开放给所有愿意参观和学习的行业人士,而这种开放的态度也是其成功的关键。现在的余国强,早已告别了创业初期的辛苦,每天只工作半天,与那些每天都在纠结于企业未来和为当下发展殚精竭虑的老板相比,显得更加富足与快乐。这就是小林印务和余国强的生意经,做小、做精、做细,每天享受创业带来的自由,而不是被物欲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小林印务,确实应该成为中小印刷企业学习的典范。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